春分至,农事起。今年,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黑龙江省大力实施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把大面积提单产作为头号工程,全面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力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关键在市县。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微信公众号开设市县农业农村局长谈粮食单产提升专栏,邀请市县农业农村局长谈认识、谈思路、谈举措、谈成效,推动全省粮食增产信心更足、措施更硬,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聚焦增产措施
实现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
杨桂榕
2023年,哈尔滨市部分区、县(市)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大灾之后实现粮食恢复性增长任务艰巨。2024年,我们将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紧紧扭住稳面积、提单产、增总产目标,统筹灾后生产恢复和粮食生产,在提高粮食单产和综合产能上下功夫,不折不扣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一、加快灾后恢复,夯实粮食增产根基。实现粮食增产,必须首先补齐短板,去年的洪涝灾害造成我市近8万亩农田损毁,尽快完成灾毁农田修复,既是保障受灾农户有地种的前提,也是补上粮食增产短板的迫切要求。我们把灾后恢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在去冬修复的基础上,抢前抓早,1月中旬即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和备耕春耕工作的通知》,对灾后生产恢复作出全面安排,组织市、县农口干部和农技人员160余人次,以五常、尚志、双城等3个受灾较重区县为重点,持续开展个性化包联指导服务,进行灾后恢复重建技术指导和宣讲培训,有序推进灾后农业生产恢复。组织受灾的区县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累计投入人力2.7万人次、车辆2600余台次,开足马力加快修复,灾毁农田修复率达91.2%,预计3月底前可全面完成修复任务。出台《哈尔滨市灾后重建金融专项基金实施办法》,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市财政设立3亿元市灾后重建金融专项资金,支持受灾涉农主体复产扩产。对因洪涝灾害绝产(绝收)的玉米和水稻地块开展秸秆还田作业的,在省级每亩再增加补贴20元的基础上,市级补贴再增加5元,帮助受灾农户解决实际困难。
二、集成增产措施,提高粮食综合产能。深入贯彻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和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提高粮食单产和综合产能上下功夫。一是打造“良田”,已争取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4个,建设面积108.28万亩,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普及“良种”,重点推广高产耐密、熟期适宜、适合机收的优良品种,全市良种覆盖率稳定达到100%;三是推广“良技”,双城、依兰、巴彦、木兰等地进一步扩大大垄密植、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玉米大垄密植面积达到90万亩、大豆大垄密植面积达到30万亩、玉米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面积力争达到6万亩以上;四是应用“良机”,聚焦播种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农机作业智能监测终端数量达到2万台以上,新增指夹式播种机970余台,气力式播种机90余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8%以上;五是集成“良制”,集中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小池变大池”“小田变大田”,全市计划实施适度规模经营1900万亩以上,生产托管950万亩以上,以规模经营促进粮食增产;六是优化“结构”,在完成省下达的粮食、大豆生产指标任务的前提下,适当缩减大豆种植面积20万亩,合理增加玉米等高产作物的种植面积,实现粮食结构性增产;七是配套“项目”。适时组织各区县(市)积极参加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大垄密植、玉米大豆高产竞赛等活动,力争全市创建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10个、大垄密植示范县2--4个,聚力打造一批“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创建片”,带动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八是积极“减损”。加快推进气象预警监测项目建设,今年由市政府继续投资新建20个气象观测站,进一步提升干旱、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及时发布主要农作物生产技术指导意见,积极做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抓好病虫害监测防控,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确保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努力实现粮食产量恢复性增长。
三、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单产提升落到实处。对标对表省下达的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市委、市政府把粮食生产指标纳入年度主要经济指标考核,成立发展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工作专项推进领导小组,专班推进,县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签订“履职承诺”,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制定下发《哈尔滨市发展粮食和大豆油料生产实施方案》和《哈尔滨市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进方案》,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层层分解种植计划,截至目前,全市粮食播种计划指标已全部落实到户、到田。当前,我市正全力抓好备春耕,全市已筹集备耕资金128.3亿元,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主要农资有序下摆。各地组织农业技术培训7万余人次,检修农机具15.8万余台套,水稻清雪扣棚进度已达82%,预计3月底完成秸秆离田还田、春整地等任务,为全年粮食生产开好局、起好步打牢基础。